菊花石雕
发表日期:2023/12/06

菊花石雕概述

菊花石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石材,生成于距今约2.7亿年前的二叠纪早期。色泽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纹,其花纹洁白晶莹,奇趣天成。据地质学家考察,浏阳菊花石是一种以燧石结构为核心的碳酸钙集合体。其花萼部分是坚硬的硅质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钙沿石灰岩裂缝充填而成的放射晶体状集合体。花萼有单芯、双芯、三芯和无芯数种,与竹叶菊、绣球龙葵菊、蒲叶菊和金钱菊等花形相类似。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这些特点,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叶,浮雕成不同的菊花造型。

菊花石雕是以湖南省浏阳永和镇、湘西泸溪县出产的菊花石为原料的雕刻艺术,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雕之一。据说当时民众取石砌坝,无意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石头。它与众石不同,色泽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纹,其花纹洁白晶莹、妙趣天成。于是当地阳长厚开设“补天石”作坊,采用此石雕成砚池,磨出墨汁,久润不干,具“奇石质润,色紧而声清”,深受人们喜爱。

菊花石的发掘、雕刻成工艺品,虽始于清乾隆年间,但当时只作宫廷贡品,后来才流传民间。其洁白晶莹,花态逼真,质地细腻,集珍、奇、稀、美四绝于一身,充分展现了自然造化的神奇,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并誉为“永不凋谢的菊花” ,有石雕中的“国宝”之称。

2011年5月23日,石雕(菊花石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56,保护单位为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菊花石雕的历史源流

菊花石雕的历史悠久,清代已经成为宫廷贡品,乾隆年间的菊花石雕多为石砚等小型文房用具。至清代末年,菊花石雕已经有花屏、镜屏、大花瓶、假山、桌面、椅面等产品。

 

据《故宫博物院院刊》记载:“清代内府中已藏有菊花石砚多方,其大者近尺半,小者约七八寸不等。”(和后文重复)从此,浏阳菊花石和菊花石雕,名噪一时。被历代朝廷、官员、富商作为收藏、馈赠的佳品。清末民初,开始发展浮雕,半浮雕、镂穿和圆雕的茶具、酒杯、茶几、桌面、假山、花瓶等。花形由简到繁,如“梅兰竹菊”四君子、蝴蝶采菊、蜜蜂采花、金鸡采菊等作品,成为工艺美术珍品。(和后文重复)清代乾隆五年(1740)左右,永和镇的书画家欧锡藩和艺人程维达合作,用菊花石雕刻成砚台、笔洗、笔筒、笔架等文房用具。谭嗣同曾题刻《菊花石秋影砚铭》,赞赏故乡浏阳的菊花石砚。

清同治《浏阳县志》载:“菊花石堪称菊石花,在县东永和镇侧,大溪水过永和市,中流石亘如洲,无甚花卉,一望如漩涡堆积凹凸万状,如镂如封,色苍然可爱,有纹而晶莹,作菊花状,跗萼宛然。其中式含苞半吐,殊极有趣。每秋高水落,益玲珑可喜。”
    乾隆年间的菊花石雕多为石砚等小型文房用具,内府中藏有菊花石砚多方,其大者近尺半,小者约七八寸不等。(和前文重复)

至清末,菊花石雕已相当发达,浏阳县内有石雕艺人20多人,并有阳长厚开设的“补天石菊花石雕作坊”开业,产品有砚台、笔筒、水池笔架、镜屏、帽筒等,技法由浅刻、平面刻过渡到浮雕、半浮雕、镂空和圆雕等。花形也由简到繁,如“梅兰竹菊”四君子、蝴蝶采菊、蜜蜂采花、金鸡采菊等作品,成为工艺美术珍品。(和前文重复)

1910年,在清政府举办的南京南洋劝业展览会上,石雕艺人戴清升雕刻的“仿古假山”菊花石雕,荣获“稀世珍品奖章”;1915年,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戴清升制作的两件菊花石雕——“映雪”花瓶、“梅兰竹菊”屏风,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并被誉为“全球第一”;1929年英皇二世受冕盛典庆祝大会上,中国政府赠送的菊花石工艺品,博得英国女皇和各国公使的高度赞赏(这段历史再去仔细查证,当时的英国国王为乔治五世,男性,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爷爷);1959年,国庆十周年,浏阳人民将一尊巨型立体雕件“石菊森山”呈献北京人民大会堂,供各族人民观赏。

菊花石雕的艺术特色

浏阳的菊花石雕是以浏阳河底天然菊花石为原料,利用石料的天然花纹雕琢而成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石雕艺术品。菊花石雕,它是天然花纹与后天设计构图、艺术师雕琢结合的艺术品,是天然与人文再造的艺术品。

菊花石雕是“天人合一”的高雅艺术作品。它是将菊花石菊花形态的天然美与人工的雕琢美有机地结合,强调人的主体设计意识,在既不破坏菊花石菊花形态的天然美,又适合当代人们审美需求的条件下,注重菊花石雕刻工艺品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其表现手法及创作风格都源于湖南省传统的菊花石雕刻工艺。在形态各异的菊花石材上,采用浮雕、深浮雕、圆雕、镂空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来进行雕刻创作。技法的应用大部分是浮雕常用于花纹装饰;圆雕多用于四面能观赏的物体;镂空雕多用于处理枝叶之间的疏密关系和菊花与其装饰纹的空间关系,以及减轻雕件的重量关系等。

菊花石雕在造型组合上十分灵活,如菊花与各种器皿的结合、飞禽走兽与菊花的结合、各种人物与菊花的结合、吉祥物与菊花的结合等,所涉及的创作题材内容较广泛。